歡迎使用手機瀏覽
自2018年4月從安徽滁州市委組織部選派到全椒縣中心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馬兆亮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實干贏得民心,大力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憑著超前意識、開拓精神、務實作風,贏得了群眾稱贊。
2019年,中心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18年的19.1萬元增長到53萬多元,馬兆亮被評為全椒縣脫貧攻堅“先進幫扶干部”。
抓班子帶隊伍讓村“兩委”強起來
2018年的春天,馬兆亮滿懷豪情壯志,奔向中心村準備大干一場,卻被現(xiàn)實澆了一盆冷水。中心村以前是個小鄉(xiāng),人口接近6000人,黨員300多人,貧困人口250多人,人口較多,干群關系復雜,信訪矛盾大。有的村干部直接“好心”提醒他:“馬書記,你是來鍍金的,村里的事情你不要多管,你想管也管不好。”
村里晚上一片沉寂,生活上的孤獨、工作上的無助,一度使馬兆亮夜不能寐,想家、想同事、想原單位,想打退堂鼓。他捫心自問,我那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呢?既來之則安之,我要做一名帶領群眾脫貧攻堅的領跑員,努力打開局面,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和群眾的期望。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馬兆亮跑遍全村貧困戶、村民組長和黨小組長家,和他們聊家常,談發(fā)展,傾聽他們的心聲,請教解決辦法。他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印在扶貧工作聯(lián)系卡上,“有任何問題和建議,隨時打我電話。”
就這樣,老百姓漸漸地開始和他叨經,他也逐漸了解了村里的情況,哪家哪個人做主,哪家和哪家有矛盾,做到心中有數(shù),老百姓還主動和他打招呼,一聲“小馬書記”讓他感受到了濃濃的親切感。
面對干部年齡老化,馬兆亮將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吸納年輕干部當作是村里的頭等大事,他主動和村里的年輕人談心,多渠道和在外就業(yè)的年輕人聯(lián)系,積極向鎮(zhèn)黨委推薦。
2018年,中心村圓滿完成村“兩委”換屆工作。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共7人中,大專學歷4人、高中學歷3人;35歲以下4人,班子年齡和學歷結構得到明顯優(yōu)化。
為了做好“傳幫帶”,馬兆亮上門做退休“老干部”的工作,想辦法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讓他們繼續(xù)留在村里,幫助年輕干部盡快成長。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中心村主動提出“讓鎮(zhèn)干部檢查、讓村干部自找、讓群眾監(jiān)督”的整改辦法,查找班子建設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并及時加以整改和落實,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村“兩委”班子成為過得硬、強有力的班子。
找準產業(yè)讓群眾富起來
中心村有種植小甜瓜的傳統(tǒng),這幾年合作社牽頭,發(fā)展的也小有規(guī)模。村里想借助這個合作社,提升瓜果品質,做大做強小甜瓜產業(yè),但合作社負責人有資金、技術和市場等方面的顧慮,態(tài)度不是很積極。
為打消他的顧慮,馬兆亮幫他爭取了90萬元的高標準育苗大棚項目和10萬元電商平臺項目。2019年中心村加上周邊地區(qū),小甜瓜種植規(guī)模已經發(fā)展到10000畝。
為了擴大影響力,馬兆亮主動做起了村扶貧農產品的代言人,通過微信朋友圈宣傳和送農產品上門等多種途徑推介和銷售農產品,如今小甜瓜種植已經成為中心村的一個產業(yè)品牌。
馬兆亮還鼓勵有條件的農戶搞稻蝦連作,如今中心村的稻蝦連作面積發(fā)展到4000畝;他還借助與達諾乳業(yè)的村企合作項目,在村里投資100多萬元建起了一座菊花深加工廠房和40畝菊花示范種植基地。
“現(xiàn)在菊花的示范可以說已經取得成功,初步預算畝均效益在7000元,很多農戶看到效益不錯也紛紛加入,今年我們村菊花這塊能達到150畝;今年,我們又爭取180多萬建設230畝薄殼山核桃種植園。有了這幾個產業(yè)的支撐,加上勞務輸出等,今年我們戶均收入增加5000元是沒有問題的。”馬兆亮一臉興奮地說。
美化村莊讓人民幸福起來
在發(fā)展產業(yè)和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馬兆亮決定從群眾問題反映最強烈的新村環(huán)境衛(wèi)生差著手。他帶領村干部認真研究政策,建立了長效管理和考核機制,專門聘請責任心強的同志,對新村進行管理和服務,同時,動員群眾清理自家門前屋后的雜草,新村環(huán)境煥然一新。
馬兆亮先后爭取了50萬元資金,對一些村莊的基礎設施進行了改善,一年多時間,中心新修村組道路4.9公里,硬化疏浚渠道6.3公里,修繕加固塘壩10座,整治新農村環(huán)境3個,實施貧困戶危房改造和人居環(huán)境改造24戶,村組環(huán)境和貧困戶家庭環(huán)境有了很大改善。今年,張徐新村正在申報美麗鄉(xiāng)村建設,中心街道環(huán)境整體提升正在謀劃推進。
因為村里房屋緊張,馬兆亮就在辦公室用文件柜隔開,放張床睡覺,天一亮就起床。有人問他到底圖什么?他說就圖對得起老百姓見面時叫的那“小馬書記”,對得起駐村扶貧干部的身份,對得起一名合格黨員干部的初心。
3年的任期,轉眼到了最后一個年頭,馬兆亮說:“我樂意做群眾追求幸福路上的‘領跑員’,只要群眾需要,我愿意繼續(xù)堅守。”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我們 網(wǎng)站地圖 用戶調查
共產黨員網(wǎng)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