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级亚洲_漂亮美人妻中出中文字幕在线_日本一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_特黄AV毛片一级无码一精品

手機版

歡迎使用手機瀏覽

1 1 1

《紅色印記》第26集:凝聚力量的《中國呼聲》

微信掃一掃 ×

  用聲音刻錄百年記憶,我是革命文物講述人,配音演員季冠霖。我講述的這件文物是1936年在上海創(chuàng)刊的英文出版物《中國呼聲——THE VOICE OF CHINA》。它是由支持中國民族解放運動的國際友人們創(chuàng)辦發(fā)行的。其中,刊物的合訂本收藏在甘肅省張掖市的山丹艾黎紀念館。

陳列于山丹艾黎紀念館內(nèi)的《中國呼聲》雜志原件

  展出的合訂本外觀為紅色,集合了從1937年1月到9月出版刊物,每月2期,共18期。翻開刊物,內(nèi)頁里圖文并茂,有社論、采訪報道、也有書評和詩歌。

《中國呼聲》合訂本的扉頁

  《中國呼聲》揭露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也讓世界聽到中國人民的抗日聲音。這本不畏強權(quán),敢于伸張正義的刊物是如何創(chuàng)辦的?又經(jīng)歷了怎樣的風雨?我們先從它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新西蘭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說起。

新西蘭國際友人路易·艾黎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街上充斥著抓人的警笛聲,樹上懸掛著罷工工人的頭顱。面對這慘無人道的景象,受到馬克思主義影響的艾黎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要想拯救中國人民,喚醒人們的抗戰(zhàn)意識,就得創(chuàng)辦一份雜志,將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和國民黨的殘暴統(tǒng)治公之于眾”。

  當時在上海公共租界由外國人出版刊物可以免受檢查,艾黎提議由外國人創(chuàng)辦這樣一份雜志。

  1935年初春,由美國共產(chǎn)黨派遣的兩位老黨員格蘭尼奇夫婦來到中國上海。

格蘭尼奇夫婦(中間二人)

  經(jīng)過一年的準備,1936年3月15日,《中國呼聲》首期出版,為英文半月刊。格蘭尼奇擔任出版人和主編,主要編輯人員有艾黎、史沫特萊、斯諾等。他們在刊物上傾注了大量心血。格蘭尼奇文思敏捷,提筆成文,每期社論都出自他之手。艾黎善于觀察,組織能力強,除自己以各種筆名在每期雜志發(fā)表重要文章外,還組織魯迅、茅盾、史沫特萊、馬海德等中外名人為刊物撰稿。艾黎說,這是中國“第一份支持學生呼聲和民族解放運動的英文出版物”。

路易·艾黎用筆名發(fā)表的文章《Save North China》

  《中國呼聲》創(chuàng)刊后,還得到了宋慶齡的指導和支持。她不僅為雜志搜集材料、提供稿件,也跟艾黎一起組織稿件,協(xié)助做好編輯工作。中國共產(chǎn)黨也通過宋慶齡在《中國呼聲》上發(fā)表文章,宣傳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主張。

  山丹艾黎紀念館辦公室主任 趙謙璽:由于《中國呼聲》同宋慶齡、魯迅、茅盾等著名人士建立了廣泛又直接的聯(lián)系,因而能較早向全世界揭露日本侵占東北的罪行,喊出了中國人民抵抗侵略、“收復失地”“還我河山”的正義呼聲。

珂勒惠支銅版組畫《農(nóng)民戰(zhàn)爭》中的第五幅《反抗》

  1936年6月1日,《中國呼聲》發(fā)表了魯迅的文章《寫于深夜里(第一節(jié))》,配圖用的是珂勒惠支銅版組畫《農(nóng)民戰(zhàn)爭》中的第五幅《反抗》。

  《寫于深夜里》:野地上有一堆燒過的紙灰,舊墻上有幾個劃出的圖畫,經(jīng)過的人是大抵未必注意的,然而這些里面,各各藏著一些意義,是愛,是悲哀,是憤怒,......而且往往比叫了出來的更猛烈。

  魯迅在這篇文章中介紹了珂勒惠支版畫傳入中國的經(jīng)過,也提及左翼作家柔石的被害,表達了對國民黨屠殺愛國人士的憤慨?!秾懹谏钜估铩酚墒纺厝R和茅盾合譯成英文。史沫特萊回憶說:“我在中國讀到的所有文章中,這篇文章給我的印象極其深刻。這是在中國歷史上最最黑暗的一個夜里用血淚寫成的一篇豪情怒放的吶喊。”

《中國呼聲》雜志上的中文稿件

  因旗幟鮮明的觀點,真實犀利的文風,《中國呼聲》自創(chuàng)辦起就受到進步愛國人士的喜愛。艾黎說:“每期雜志一到報攤,立刻被等在那里的學生成捆地買了帶回學校去。”為滿足讀者需要,1937年3月起,《中國呼聲》在英文稿后增加了三分之一的中文稿,并及時報道了西安事變、七七事變等重要消息,刊登促進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文章。比如,艾黎就曾在《我們愛好和平者必須戰(zhàn)斗》的文章中號召:

  “目前的斗爭中,我們唯一的希望是,繼續(xù)斗爭下去,直到在中國的日本軍國主義的力量被徹底粉碎為止。”

  這些文字就如匕首和投槍直接刺向敵人的心臟,也引起敵人的恐慌。國民黨多次沒收刊物,逮捕報童,并迫使美國領(lǐng)事館取消了該刊注冊號。

  1937年11月15日,日本憲兵沖入印刷車間,砸壞了印版,搗毀了車間,《中國呼聲》被迫???。

最后一期《中國呼聲》雜志上發(fā)表的朱德對于抗日戰(zhàn)爭形勢分析的文章

最后一期《中國呼聲》雜志上發(fā)表的彭德懷論游擊戰(zhàn)的文章

  幸運的是,最后一期的版樣被艾黎搶救保存了下來。在這期印有“紙型”字樣,未曾印刷出版的刊物里,包括有三篇社論,題目是《上海往何處去》、《上海的陷落》、《華北的新階段》;還有兩篇對紅軍將領(lǐng)朱德和彭德懷的采訪,并附有他們的照片及編者按。

  山丹艾黎紀念館辦公室主任 趙謙璽:我館從中國人民對外友協(xié)移藏的兩冊《中國呼聲》合訂本,是艾黎先生珍藏的85年前的原版刊物。塵封的封面下面依然涌動著滾燙的熱情。正如艾黎先生所說,“即使今天,重讀它的篇頁,其犀利的文筆、火熱的愛國情緒和大膽的報導,仍使人驚嘆不已”。

  馬麗:我是甘肅省張掖市山丹艾黎紀念館“90后”講解員馬麗。每次講解到這本《中國呼聲》,我似乎能感受到,面對帝國主義侵略時,人們高漲的愛國熱情,還有進步思想刊物給人們帶來的革命信心。講好紅色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是每一個革命文物講解員的初心和使命,我也會以革命先烈們?yōu)榘駱?,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而努力奮斗!

發(fā)布時間:2021年04月24日 09:14??????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