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后站著一個偉大的女人,馬克思也不例外。尤其是像他這樣一生流亡奔波、窮困潦倒,只為心中的革命事業(yè)和崇高理想不屈不撓的人,若沒有一個懂他、愛他、理解他、支持他的人在身邊,我們可能真的無法想象。
我們現(xiàn)在至少可以欣慰地說,在愛情上,馬克思是幸運的。他與一生摯愛燕妮相識于年少時,青梅竹馬、情投意合。他們的愛情或許并不驚天動地、刻骨銘心,也曾為明天的柴米油鹽發(fā)過愁,但十九世紀的苦難和硝煙都吹不散他們之間的相濡以沫和情比金堅,真的惟有生老病死才真正將他們分開了。
都說患難才能見真情,今天,我們生活日漸富足,選擇也日漸繁多,卻常常走著走著就散了。粗淺的愛情敵不過富貴榮華,跑不贏似水流年。試問,如果有一個人能在你最貧窮、最一無所有的時候不離不棄,那還有什么矯情的理由與他/她分道揚鑣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偉人馬克思的愛情與婚姻。
如果讓現(xiàn)代愛情專家來評評馬克思,他可能是個追女孩的高手。在一段感情中,你能想到的障礙,比如說年齡的差距、異地相處、門不當戶不對、經(jīng)濟基礎(chǔ)不牢靠,全都被馬克思撞上了。燕妮比馬克思大四歲,所以馬克思談的是個板上釘釘?shù)摹敖愕軕佟薄?
實際上,十九世紀的德國社會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開放、那么通情達理,馬克思和燕妮的愛情也并不被人看好,包括雙方的家人。一方面,可能因為門第的差距,燕妮的哥哥始終認為她應(yīng)該嫁一個中尉或是有爵位的貴族;另一方面,家長的看法總歸是更加務(wù)實一些,當時的馬克思只有18歲,尚在求學階段,一個未立業(yè)的男人沒有任何經(jīng)濟基礎(chǔ)來照料未來的新娘。那時的德國人和我們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一樣,認為在找到職業(yè)支撐家庭之前,根本不應(yīng)該考慮結(jié)婚的事。除此之外,“姐弟戀”在當時也被認為是可恥的,這違背了世人對男性身份標準的固有看法,以及兩性關(guān)系的規(guī)范。因此,兩人的愛情被雙方家人解讀成了一種少見的、強烈的叛逆行為。
后來有個有意思的說法,說在所有激進的革命觀念和共產(chǎn)主義理論真正形成之前,卡爾·馬克思就用求婚首次反對了19世紀的資產(chǎn)階級社會。
后來,我們都知道,有了馬克思的努力和燕妮的通達,這對年輕人最終還是突破社會偏見,牽手成功。但從確立戀愛關(guān)系到結(jié)婚這一路,他們倆走得并不順風順水。
馬克思不在特里爾讀大學,因此他與燕妮經(jīng)歷的是今天愛情寶典里特別不推薦的選項——異地戀。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馬克思讀大學期間,很少回家,與燕妮一年都見不上幾面。這對年輕情人維系感情的主要工具,你肯定猜不到,那就是寫信。
在那個沒有電腦、沒有手機,發(fā)不了微信,上不了微博,也沒有辦法FACETIME的年代,馬克思為自己心愛的姑娘寫下了無數(shù)篇充滿愛意、激情洋溢的詩歌,被后人編成兩本《愛之書》和一本《歌之書》保留了下來。這些詩歌燕妮終生保存著,他們的女兒勞拉后來記述說,“父親并不看重那些詩歌;但每當父母談起它們,總是開懷大笑這些年輕時的荒唐行為”。
實際上,當你真的走進馬克思的詩歌世界,你會被他磅礴大氣的文字所折服,讀著讀著似乎就能感同身受地體會到他對燕妮那熾熱而真摯的感情。比如,他是這樣寫的:
面對著整個奸詐的世界,
我會毫不留情地把戰(zhàn)挑,
讓世界這龐然大物塌倒,
它自身撲滅不了這火苗。
那時我就會像上帝一樣,
在這宇宙的廢墟上漫步;
我的每一句話都是行動,
我是塵世生活的造物主。
這些詩句雖然看起來很稚嫩,但字里行間除了漫溢的對燕妮的愛之外,還有很多閃爍的思想火花,為未來他走向哲學、走向思辨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chǔ)。其實,馬克思與燕妮的通信習慣一直保留著,直到他們結(jié)婚數(shù)十年以后,依舊不間斷地寫信。終于,在沉悶的19世紀四十年代,兩個年輕人的愛情像百花園中的牡丹,含苞待放,迎來了姹紫嫣紅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