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年代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貫穿始終的就是這樣一條紅線:不忘初心,為人民服務,以人民為中心。
本集節(jié)目從三個層面解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初心”的論述:
“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
——唐·孟郊·《上達奚舍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3月1日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曾引用“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這兩句詩出自哪里?它對于今天的中國共產黨人又有哪些新的啟示呢?本期經典釋義人——中央民族大學蒙曼教授進行了解讀。
△本期經典釋義人——中央民族大學蒙曼教授
蒙曼教授說,這里頭呢,涉及到兩個典故:一個叫“高鑒”,一個叫“公燭”。
先說“高鑒”。“鑒”就是鏡子嘛。相傳,秦始皇曾經有過一面鏡子。這個鏡子,不僅僅能夠照出人的形象,還能照出人的五臟六腑,還能夠照出人的善惡忠奸。所以,此后明鏡也罷,高鑒也罷,就用來形容人明察秋毫,洞察隱微。那“公燭”又是怎么回事呢?所謂“公燭”,就是公家的蠟燭。這個也有一個典故,說中國古代有一個姓李的官員,收到一封來信,當他看到信中提及家事的內容時,他趕緊把公家的蠟燭熄滅,點上自己的蠟燭來看這封信。這當然是大公無私的典范。
本期節(jié)目的思想解讀人謝春濤,在這里講述了什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2019年3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羅馬會見意大利眾議長菲科。臨近結束時,菲科突然問,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時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習近平主席回答,這么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愿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tài),為中國的發(fā)展奉獻自己。
△主持人康輝采訪南湖革命紀念館講解員袁晶
聽完兩位教授的講解,主持人康輝采訪了南湖革命紀念館的講解員袁晶。
袁晶說:“在我的理解,不忘初心,這個初心還是赤子之心。作為多年紅船旁的一名宣講員,我覺得不僅僅是為了講述紅船故事,更要用心用情去感悟、去詮釋那段開天辟地的歷史事件,那種歷久彌新的精神,讓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能夠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來激發(fā)他們?yōu)閷崿F(xiàn)中國夢的信心和力量。”
△主持人康輝采訪南湖革命紀念館講解員袁晶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禮記·大學》
2016年的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引用了這句古文。
蒙曼教授釋義說,眾就是人民。所以這句話說的就是得到人民就會得到國家,失去人民也就會失去國家。
本期節(jié)目的思想解讀人謝春濤說,要牢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與時俱進不要當口號喊,要真正落實到思想和行動上,不能做“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中人!
△本期思想解讀人——中共中央黨校謝春濤教授
“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史記·商君列傳》
2016年的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引用了這句古文。
蒙曼教授說,這三句話看起來是并列句式,但實際上,我覺得它表明了一個遞進的意思。什么遞進呢?是自省的三次遞進。
本期節(jié)目的思想解讀人謝春濤說,以人民為中心,在習近平總書記的理論和實踐中得到了全面和充分的體現(xiàn)。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使人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樣的理念、立場和價值觀,得人心、合民意,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所廣泛認同。
主持人康輝感慨道,“不忘初心”,這是來自歷史深處的啟示;“牢記使命”,這是面向未來的莊嚴承諾。中國共產黨人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視野、有“亂云飛渡仍從容”的定力、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zhí)著,也有“大海依舊在那兒”的信心,每一個中國共產黨人都應該永懷著這份初心,像習近平總書記那樣努力做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延伸閱讀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我們 網(wǎng)站地圖 用戶調查
共產黨員網(wǎng)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