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 上海
趙一曼抱著孩子走進一家照相館
看著懷中的兒子寧兒
她目光中滿是溫柔
眼淚在眼眶里打轉
閃光燈亮起
她與剛滿周歲不久的兒子
被定格在了這一瞬間
從照相館出來后
她將孩子送到親戚家中寄養(yǎng)
自己則繼續(xù)從事黨的地下工作
趙一曼把照片寄給孩子的爸爸
在莫斯科繼續(xù)留學的丈夫
共產黨員陳達邦
由于趙一曼先回到了國內
丈夫至今都未曾看到過孩子的模樣
趙一曼附信說:
“別離很久,想念很深,你的兒子誕生了,我們一切都很好,不必掛念,望你珍重。”
不承想
這封信也成為趙一曼留給丈夫的
最后一封信
從此
一家三口 天各一方
1931年
九一八事變爆發(fā)
為了領導人民開展抗日救亡運動
中共中央派出大批優(yōu)秀干部前往東北
趙一曼主動請纓
奔赴抗日最前線
1935年11月
在與日軍的一次作戰(zhàn)中
趙一曼為掩護部隊轉移
腿部負傷
在昏迷中被俘
陳懷忠 趙一曼紀念館 館長:日軍對她用盡了各種的酷刑,包括用竹扦、釘手指、烙鐵等等各種酷刑。
趙一曼被折磨得幾次昏死過去
日軍沒有得到一點想要的情報
招數用盡的日本人
最后決定把趙一曼押往她戰(zhàn)斗過的珠河
當眾處死
以威嚇抗日軍民
1936年8月2日凌晨
趙一曼被押上去往珠河的火車
火車緩緩向前行駛著
趙一曼想到了已經六年沒見的兒子寧兒
她向押送人員要來紙和筆
想要為兒子留下只言片語
“寧兒,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s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赣H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字字泣血
訴不盡母親對孩子的牽掛
就在寫下這一封遺書不久后
趙一曼又寫下了另一封
頗具迷惑性的信
“母親到東北來找職業(yè),今天這樣不幸的最后,誰又能知道呢?你的父親到東北來,死在東北,母親也步著他的后塵。我的孩子要好好學習,就是母親最后的一線希望。”
羅援 軍事科學院原世界軍事研究部 副部長:她在寫自己的絕命書的時候寫了兩份,就是為了要混淆敵人的視聽,就是要掩護她的兒子和她的丈夫,不要暴露他們的行跡。
趙一曼寫完遺書后不久
被日軍殘忍殺害
年僅31歲
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
涌現了許多像趙一曼這樣的革命先烈
以無私的愛與犧牲謀求全民族的解放
他叫呂惠生
國家危亡之際
毅然投身抗日救國運動
1941年
呂惠生出任無為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
一上任
呂惠生就想方設法
建立保障新四軍供給的運輸通道
為了革命活動
呂惠生將祖上留下的家業(yè)變賣殆盡
就連在無為城的住所都是租用的房屋
對此
呂惠生寫下了這樣一段滾燙的誓言
“我之全家已委托全部生命于革命,革命勝則我全家存,革命敗則我全家亡,此已為明顯不易之鐵的事實,我何他慮?!”
呂惠生將自己、家庭的命運
與中國革命的命運
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
1943年
日寇開始頻繁“掃蕩”
國民黨軍隊也不斷制造摩擦
本是一介書生的呂惠生
甚至拿起大刀
與大家一起奮勇殺敵
1945年8月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但是
國民黨為搶奪抗戰(zhàn)勝利果實
調遣部隊向抗日根據地步步進逼
為爭取和平
中國共產黨做出讓步
撤出皖中等根據地
呂惠生奉命從長江水路撤離
不料途中
卻遭遇國民黨反動當局的攔截與盤查
他與妻兒等人不幸被捕
為了誘降
敵人多方找人游說
都遭到呂惠生的嚴詞痛斥
勸降不成
敵人又數次將呂惠生秘密轉移看押
每到一處
只住幾天
唯恐消息泄露
在獄中
呂惠生遭到了非人的折磨
即便如此
他仍鼓勵難友堅持斗爭
不要屈服
并將滿腔赤忱化作激昂詩篇
忍看山河碎,愿將赤血流;
殘酷開敵后,攀攘展民猷;
八載堅心志,忠貞為國酬;
且喜天破曉,竟死我何求!
1945年11月13日深夜
呂惠生被國民黨反動派在南京秘密殺害
同一年
小新四軍戰(zhàn)士呂其明加入中國共產黨
繼承父親的遺志
將滿腔赤誠化作激昂的音符
創(chuàng)作出《紅旗頌》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等
傳唱至今的紅色經典
呂其明 呂惠生之子:我父親是我革命的領路人,他帶著我們全家參加革命的。我光榮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我就是踏著父親的足跡在前進。
“八載堅心志,忠貞為國酬;
且喜天破曉,竟死我何求!”
這是錚錚鐵骨的書生寫下的報國誓言
“寧兒,
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
就用實行來教育你。”
這是為國犧牲的母親留給兒子的絕筆
先烈的絕筆
赤膽忠魂
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在先烈絕筆的激勵下前赴后繼!
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